Quantum Metrology Lab
Quantum Metrology Lab
Hybrid Atom-Nanophotonics Lab
Hybrid Atom-Nanophotonics Lab

研究動機

隨著10–18 以下的分數頻率不確定度成為可能, 光學原子鐘徹底改變了頻率計量學——其在宇宙年齡的時間尺度上累積的總誤差僅約 1 秒。 這也同時開啟了量子感測與量子資訊的新方向。 在推動此前沿的眾多平台中,鹼土(類)原子(AEL)(如鍶、鐿)扮演關鍵角色。 它們的兩電子價殼結構帶來極為豐富的光學躍遷頻譜, 從 MHz 等級的寬線寬到mHz 等級的超窄鐘躍遷(見下圖), 使我們得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同時控制原子的內部與運動自由度。

更關鍵的是,支撐超窄鐘躍遷的長壽命亞穩態不僅造就了當今最穩定的原子鐘, 也揭示了多維度量子位元空間與多樣的操控可能: 包含基態核自旋量子位元、光學量子位元、亞穩態超精細自旋以及亞穩態核自旋等。 這些特性使得 AEL 原子成為下一代量子科技的最佳候選, 能夠同時結合高精度計量量子模擬可擴展量子運算

連續玻色–愛因斯坦凝聚(SSBEC)實驗

全球首個連續式玻色–愛因斯坦凝聚[Nature (2022)]。

AEL 原子之能階與躍遷圖

AEL 原子中常用之光學躍遷能階示意。

於 2022 年,本團隊兩位主持人(於其博士研究期間) 首度實現連續雷射的物質波類比——真正的連續波(CW) 原子雷射。 其方法是建立並維持高通量、近量子簡併的鹼土(類)原子(以鍶為例)來源。 這項成果是連續生成超冷原子的重要里程碑,並 開啟 全新的實驗範式。

一個自然的問題是:這種連續來源的架構,將如何重塑量子科技的版圖?

這激發了我們以下核心研究議題:

以上問題形塑了我們持續的研究目標: 建立關鍵的控制工具與系統架構, 使連續式 AEL 原子來源成為未來量子感測、量子模擬與量子運算平台的骨幹。